校友会小记

今天参加了中山大学北京校友会举办的青年校友策划交流会,此前的几次都没有去,觉得活动很官方,估计没有什么干货。最近一段时间学一些课程,课程中都强调要与人,特别是同行或者校友建立连接,这也许会成为我们职业发展的助力。另一个原因是最近有计划将工作内容与大模型相关的工作结合起来,但是没想清楚如何切入,看看能不能有合适的校友可以一起讨论一下。

校友自我介绍到一半,因为缨宁学姐中途有事需要离开,她提前开始了分享环节。她很优秀,在校期间一直拿过奖、毕业拿到过Google的offer、一度达到了阿里P10的职级、辞职创业等,这一路开挂的人生,让人既羡慕又崇拜。不过多去说这些优秀,她那些独特的个人品质才应该是我们晚辈更应该关注和学习的。QA环节提到一个问题是什么勇气使得她能离开大厂开启创业,她的答案是钝感力的原因。不去过多的计算收入,而应该向内看,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,如果是钱,那永远都是在玩别人设计好的游戏。只有建立自己内心的标尺,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,才能持续投入精力去把工作做好,才能做到不内耗不抗拒。自己在互联网工作快四年了,尚处于在别人设计的评价框架里面工作,还在为了晋升规则做很多不是那么喜欢的事情,但是从长远来看,确实要不断思考自己喜欢什么,不喜欢什么,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。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形成稳定的内核,她的回答是尽可能多的尝试,多碰壁,多迭代,现实世界会不断给你反馈,在不断的和世界交互的过程中,我们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。这个回答也让我受教了,之前的自己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和处事原则,从来没有反问过自己,这些原则是否就是正确的,是一种没有主动和外界碰撞,主动进化的状态。听到她的回答后,感觉以后应该主动的去改变一些自己的行为,不断的提问自己,现在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确,多对比、多改进、多进步。

另一位在外企工作多年的学姐,璇姐,也做了一些分享,记录了一些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付诸实践的好点子。

  • 卷还是躺平,选择哪条路都可以,但是选择了以后就不要纠结。诚然,现实中不可能同时去走两条路,然后再去对比哪条路更好。当下想清楚以后,就坚定走下去,不要既要又要。
  • 有意义的卷,勤奋是一种美德。这个点也引起我的共鸣了,我是主张积极努力的,我们可以努力做好工作,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的软硬能力,可以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,这些都没有问题,但是不要花时间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,比如躺在工位上熬加班时长,一个文档PPT疯狂去过度设计动效之类的。另外一点,现在很多人分不清楚内卷和努力的区别,怕别人觉得自己努力就是占到了别人的对立面,怕别人认为自己卷,认为自己不合群。这种想法不可取,努力就光明正大的努力,努力只要能产生正向的收益,就值得努力,内卷是无意义的做一些事情,和勤奋是不同的,应该有勇敢的勤奋。
  • 对于职场贵人,应该努力链接,积极贡献。说起职场贵人,我觉得我是遇到过一位的,他换团队时带着我换了团队,给我出差学习机会,好的绩效等,但是因为我对这个工作方向不感兴趣离开了他的团队,临走时也感觉很真心的有在挽留我。当然,再重新选择一次我肯定还是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方向,但是做事方式方法上有很多值得改正的地方,比如总觉得对不起他,然后离开以后就没有再联络了,其实可以换一些沟通方式,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。对于璇姐的话,另一个理解就是主动去认识贵人,而不是被动的等着被发现,在工作中认真负责,建立起和老板之间的信任,可以加大老板成为你贵人的可能,毕竟职场是互利的,老板也需要工作能力过硬的人帮他cover住一个方向的业务,在业务起火时你能起到灭火的作用。
  • 建立职场人设,保持积极,打磨技能,终身学习。这一点又引起我的共鸣了,上一份工作,和老板最后处得不是很和谐,绩效不好,后来老板透露说绩效不好的另一个原因是同事互评绩效环节,同事们给的评价也不高。同事们给的评价很多时候来源于你在团队内部的活跃程度,比如做一些技术分享,帮助解决业务难题之类的,要在这些环节秀出来,多刷脸,而不是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对团队影响力这些完全不关注。一个积极靠谱的人设需要长期维护,对职业发展也会有很大的益处。

莹姐也做了很多分享,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提到了意愿优先于能力这个观点。我们选择合作伙伴如此,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同样如此,我们可以暂时不会什么,这个不是特别重要,只要我们有坚定的能学会这个技能,做好这件事的决心,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。我们面临的大多数事情,都没有特别难,只要原因花时间,愿意去找方法,肯定都能做成。比如我自己毕业时选择是做Android开发的,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更倾向于Java web开发,就花了很多时间去自学、去转岗,不去考虑什么沉没成本,坚定的去做,现在也转型成功一年多了,边工作边补课,逐渐也适应了。相反,其他一些同事觉得很难,没有坚定转型的,现在工作机会越来越少,换工作都没有太多选择。

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,虽然没有深入交流,但是她们表达清晰,逻辑顺畅,有规划,有思考,感觉又回到了大学校园里高手环绕的状态。总的来说,今天的交流会不虚此行,取其精华,今后继续积极向上。

文章作者: hohnor
文章链接: http://www.zhulk3.cn/2025/05/24/校友会小记/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甜茶不贵